作者:南方都市報 來源:南方都市報 時間:2020-12-22
點一點,刷下“臉”,選擇要投放的垃圾類別,對應的垃圾桶隨即自動打開,實現無接觸投放,系統還能自動稱重、積分獎勵、超聲波滿桶提示、桶內紫外線消毒……這樣“黑科技”十足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站出現在坪山區文化新村,大大提升了居民垃圾分類的體驗。
圖片為德立信智能垃圾箱設備
城中村人員密集向來是推進垃圾分類的薄弱點,為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,實現精準投放。坪山區探索智能投放點建設,在文化新村、太陽村打造了垃圾分類示范點。
這個投放點設置在新村進出口,每天上班之前拎著垃圾去投放,很方便。平時垃圾桶密閉、沒有異味,投放時也無須用手掀開桶蓋,這種體驗很棒?!蔽幕麓寰用窭钕壬f。
萬科金域東郡小區是坪山區較早開展“集中分類投放+定時定點督導”標桿小區。 小區有850戶居民,其中督導員有5個,每天他們都會在分類點邊指導和監督。
譚大爺60多歲,在小區做督導員三年多了,是小區的”金牌“督導員,每天他都在這里兩個小時,雷打不動?!艾F在小區居民都會分類分好再拿過來,一般都分的很好。有的年輕人把垃圾袋放在垃圾箱旁邊,我就把他們叫回來,分好類再走?!弊T大爺說。
萬科物業負責人介紹,坪山區成立垃圾分類行走督導組,對轄區物業小區開展全覆蓋檢查和每周通報,并加強督導員業務培訓和日常檢查,對督導員分類成效進行績效考核。
隨子女來深圳居住的賀阿姨也開始學著垃圾分類了,將過期的報紙、舊衣服、廢燈泡等裝進環保袋,再到小區垃圾投放點,在督導員的指導下,將各類垃圾分別投放到對應的垃圾箱。
圖片為德立信智能垃圾箱設備
“我是農村來的,但是也要學著分類了,把不同的垃圾分好類,讓它們可以被回收利用?!辟R阿姨表示,小區里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每天垃圾分類的老人,大家都希望通過垃圾分類,提升小區的居住環境和大家的文明意識,這樣才會住得舒心。
“光榮榜是我們小區的特色,督導員看見分類分的好的,就記下居民的房號,每個月有十個家庭的可以上榜,張貼在每棟樓的大堂?!比f科物業工作人員盛惠蘭告訴我們,“每個月這些居民我們都還會有一些物質獎勵,和垃圾分類有關的一些小禮品會獎勵到居民,提高他們的積極性!”
請輸入搜索關鍵字
確定